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駐站作家撩慾教主之第十數發:他記得

  這晚(2010.3.31三)結束meeting,我回到研究室,又聽見原音傳唱的聲響。蘊釀情緒的開場白寫完了,老實說,我一直猶豫是否讓陳好的先生在此出場,這幾天每當我打開檔案,想開始交代陳好從事家庭代工的始末,總覺得應先讓讀者觀看她周遭的人事境遇,往後比較有可能理解陳好為何如此與婆婆、小姑相處。我手邊有一份陳好先生的訪談逐字稿,這是收到(另一位可親可愛的)口試委員黃宗潔老師給予的意見之後所訪談的:

父親的「他記得」如何和母親的「她記得」對話,說不定可以在更多地方去嘗試。父親如何看待新婚的妻子在家中和自己母親的磨合呢?說不定是另一種看待母親生命經驗的角度。(2010.2.26五)

「你怎麼看婆媳磨合?你當時知道婆媳在磨合嗎?」於是我破題而問。

陳好的先生首次接受訪談,他穿梭記憶的狀態跟陳好一樣,先是拉長了音說「我當時」,繼而表述自己的立場,「我沒有直接介入啦,她(母親)要她(妻子)回來,有透過我跟她(妻子)講。事實上,我也不怎麼希望她(妻子)去中港路那邊車衣服啦,加班什麼的,弄到很晚才回來。

「你是擔心……」

擔心安全的問題而已啊。」陳好的先生認為,婆婆並沒有義務要幫妻子帶小孩,「反正日子也是這樣過,只不過你錢少一點而已啊。」哇,這種豁然的態度我從來沒有在陳好的話語中感受過。「載轉來厝裡做(閩南語:載衣料回來家裡車縫),在家裡再怎麼晚,至少我也放心一點啊。」陳好的先生不反對她賺錢,只是贊成她在家裡工作。

「剛結婚,她開始要適應這個新家庭的那種,不,不適應,她會跟你講嗎?」我意指婆媳磨合。

不適應,當然都是會有啊,怎麼會沒有。

「她會跟你講嗎?」我想確認陳好的說法,她說自己從未向先生抱怨婆媳或姑嫂的事情。

很少會講些什麼啦,」還真的。「就是有時候會,嗯,講話會有些衝突啦,」咦?他是指夫妻嗎?我問的是婆媳耶。「因為兩個人從不同的地方,然後生活在一起,對不對。嘿,你在幹嘛?」我打逐字稿時已經忘記自己在幹嘛,可能眼睛看顧別處或手裡在玩什麼東西吧,爸爸斥喝我不專心的口氣真嚴肅,這正是我小時候對父親的印象。「做兵做彼久轉來(我當兵當那麼久回來),習性還是有啊,等於說一個比較保守、古板,一個(指陳好)就是比較開放那種型的。」至此,我確認他方才所言是指夫妻之間的不適應。「婆媳問題她倒是沒有給我操到什麼心啦,因為你(妻子)還是要順應人家嘛,她們(姑嫂)鬧得正不愉快時,我那時候說,頂多我們就去外面租房子。」是真的,陳好不會向先生抱怨人際關係的事情。

「她說新婚時沒有想到錢的事情,等到孩子都生出來之後,她想到以後的註冊費一定不夠。這個你怎麼看?」

其實,那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啦。」他接下來的敘述讓我釐清了她糊成一團的話語。原來在民國七十三年(1984)之前,家庭經濟由陳好的婆婆持掌,先生、公公的薪水都交給婆婆;之後,家庭經濟落在夫妻倆人身上,而公公的薪水仍然交給婆婆,於是陳好開始「如願」拚命賺錢。

cut

臺灣人類學2010年會論文摘要截稿

大家好:

今天是2010年會論文摘要線上交稿的截稿日期,因本次年會與國科會人類學門研究成果發表會合辦,成果發表會的摘要繳交截稿日期為4月15日。因此我們線上開放繳交摘要將會順延至4月15日止。請您把握時間,儘快上線註冊繳交您的論文摘要。若有任何問題,請隨時和我們聯繫。

「艱困時局下的人類學」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2010年會 上

cut

壽豐校區4/1圖書館電影放映:天使與魔鬼

放映片名:天使與魔鬼(又名怡佳與豬頭)
放映地點:壽豐校區圖書館二樓多媒體放映室
放映時間:4月1日(星期四)晚上6:30

劇情介紹:
【天使與魔鬼】是【達文西密碼】的「前傳」,是哈佛大學符號學家羅柏.蘭登首度登場的小說,描述蘭登羅浮宮那趟重要造訪的一年前,發生於梵蒂岡城的冒險故事,一場異教與信仰、宗教與科學的戰爭。
故事敘述想以科學證明神確實存在的物理學家李歐納度•威特拉製造出人類所知最具威力的能源-「反物質」,但他卻在公布他的重大成果前夕遇害,不但眼珠子被挖掉,胸膛還被烙上一個神祕的印記。蘭登發現這個印記正是「光明會」(Illuminati)的標記,全世界最古老、最有權力的魔鬼教派遺失已久的符號。而威特拉。埋藏在地下五十公尺的「反物質」被偷走了,這種高度不穩定的物質,在24小時內即將造成有史以來最致命的大爆炸?倒數計時已經開始…

※放映電影相關訊息網址
http://www.lib.ndhu.edu.tw/libhtml/show/movies/movies-1.htm

聯 絡 人:黃雁鈴小姐
聯絡電話:(03)8632814
E-mail:ring@mail.ndhu.edu.tw

cut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專業訓練的大學部

大四學妹們中午敲開豬頭老闆的研究室:「老師~準備好了沒?」原來是要為系上老師拍畢業照,只見四人動作伶俐、快速擺開陣仗,兩人負責化妝、一名攝影師以及一位打光師。


學妹:「老師,經過我的巧手,你的臉現在跟金城五最像的地方是耳朵!」


學妹:「老師給我一個銳利的眼神,要穿透鏡頭;或著想像師母在攝影機裡面」
豬頭老師:「如果是這樣,他可以不用出來了」


下午經過業秀演老師辦公室時,看到學妹們指導業老師站在窗前的倩影;晚上遇到瀨暑捐老師時也笑說學弟妹們很有心。把豬頭弄得人模人樣的,學妹們真的辛苦了。

豬頭樣的梁朝偉

理想的人模人樣

恭賀阿亮學長當爸爸了!


恭喜阿亮學長於3/27晚間平安順利產下小亮亮!
cut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災難、文化與「主體性」:莫拉克風災後的省思

2010/03/24 . 專欄 . 作者:蔣斌
 
莫拉克風災過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了一場「 氣候變遷、國土保育與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願景:八八風災後的前瞻性跨學科討論會」。邀集了不同學科的研究同仁,從全球氣候變遷、原住民傳統環境知識與災後遷村議題、人類學的災難研究等幾個面向進行初步的探討。這個討論會的發言記錄,已經全文刊登在民族所的網頁上,公開供各界參閱。個人負責了該討論會的籌備工作,在此謹提出一些個人在討論會前後對於災後重建議題的省思,用意在邀請學界同仁提出更多的回應、異議與討論。
 
災難、究責與歸因
 
"Disaster Anthropology" 基本上是一個二十一世紀興起的課題,而且相當強調自己與以往(特別是「結構功能式」)人類學研究的區別,在於災難人類學特別觀照大規模影響人類生存的「非常」事件,而非社會文化體系中「常」的過程 (Hoffman & Oliver-Smith 2002)。關於災難人類學在台灣九二一震災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這次風災之後能夠發揮的作用,相信人類學界中對於相關議題更為專注的同仁,會有深入的討論。但是我個人觀察風災之後的台灣社會的種種言論,倒是發現在究責 (accountability) 與歸因方面,有許多值得人類學者關注的現象。在這次重大災難的背景下,這些現象透露出的,反而是台灣當前社會文化氛圍中,一些反覆出現的模式與規律。
 
任何具備合理資訊與知識背景的觀察者,都會同意這次莫拉克颱風之所以會造成如此重大的災害,明顯可以歸納出三個主要的成因:(一)全球暖化、長程氣候變遷所帶來嚴厲(劇烈)氣候 (severe weather) 的頻繁且加劇;(二)長期以來政府對於國土保育欠缺長遠的規劃,加上以資本主義為基本理念的經營形態大舉戕害山林與海埔,龐大的政商利益糾葛,使得既有一些立意良好的法規也無法落實;(三)各級政府機構救災行動的紊亂。而這三者之中,以第三個成因「政府救災行動紊亂且無效率」,受到災民最高分貝的責難,也受到媒體最大篇幅的報導。毫無疑問,在災害發生後的短期間內,並且從災民切身之痛的角度出發,這種以直接、具象、甚至「具備人形」(anthropomorphic,例如政府首長) 的標的物為歸因與究責的對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這同時,第一與第二兩個因素,可能是災難更根本的成因,就被嚴重的忽略了。個人認為:人類學者應該有責任,對於這種面對災難時,歸因究責的模式與思惟傾向,其成因與盲點,先有所掌握,才能在更堅實的基礎上,討論或規劃後續協助災後重建的行動方案。
 
對於災難或不幸事件的歸因與究責,其實在人類學中有長久的研究傳統。同仁們都熟知英國人類學者 E. E. Evans-Pritchard (1937) 依據中北非洲 Azande 人的民族誌研究所提出的著名例子:人站在穀倉下,穀倉倒塌把人壓死了,人們將罹難者的死因歸諸「巫術」。這並不表示族人的思惟是「非邏輯」或「前邏輯」的,也不表示族人無視於「人死於倒塌的穀倉」這明顯的事實。巫術的歸因,處理的其實是「為何穀倉在那個時間點,當那個人站在下面時倒塌?」的問題。在像「現代西方」那樣缺乏「巫術」作為文化前提,或者「巫術」思想不具有主流地位的社會中,人們往往將這個問題歸因到「機率」;但是在許多具備巫術觀念的社會中,就會建構出:「特定的人(或某一個「具備人形」的 agent),以巫術為手段,指使穀倉倒塌殺人」的歸因論證。
 
巫術的歸因,相較於「機率」的歸因,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產生立即而直接的究責行動方案,讓受難者不至於徬徨無措。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者 C. Levi-Strauss (1963) 在 "The Effectiveness of Symbol"一文中就指出:巫術治病效力的來源包括兩個主要的部份,第一是為患者的病痛提供一個結構化的解釋框架,讓患者正在經歷的原本「無以名狀」的苦難,變成可以理解的宇宙結構的一部份;第二是讓患者感到,因為苦難是結構的一部份,因此也有一套制式的行動方案,可以由擁有神聖知識的巫醫帶領著患者,按步就班的進行治療儀式,即可望痊癒。換句話說,依照 Levi-Strauss 的這個觀點:「可理解、能行動」,就是巫醫效力的重要來源。
 
熟悉巫術指控 (witchcraft accusation) 民族誌的人類學者同時會想到:巫術指控的方向與對象,永遠與社會關係的結構密切相關。最常見的的指控對象,包括姻親、敵人與邊緣人等等,往往都處於結構中婚姻交換、資源競爭、或界定群體邊界上的樞紐地位。因為巫術指控與社會結構息息相關,後續的歸因究責行動方案,也就完全是一個社會層面上的修補、延續、鞏固或斷裂的過程。由這個觀點切入,我們就不難發現,在風災過後的一個月之內,災民對於政府的指責,對於政府首長前往勘災時的「嗆聲」,乃至於輿論強力提出改組內閣的要求,都極端類似英國人類學者 Max Gluckman (1963) 由中非洲的民族誌研究中提出的「反叛儀式」(ritual of rebellion) 的現象。所謂反叛儀式(或儀式性反叛),指的是在許多社會中存在的一種制式化、週期性發生的,對於掌握權力者的羞辱儀式。將台灣自詡的「民主機制」類比於民族誌中的反叛儀式,乍看不免有點跳躍,但是真正值得我們注意的關鍵點是:按照 Gluckman 的觀點,反叛 (rebellion) 不同於革命 (revolution),反叛只是在既有結構中要求人員的取代與更迭,並不產生權位結構的改造;能夠產生結構性的改變,才可以稱為革命。而行禮如儀的儀式性反叛,更有別於實質的反叛,只是具有「宣洩」(catharsis) 的作用,透過反叛儀式,壓力、憤怒與不滿得到發洩之後,包括首腦與群眾在內的整個體系又回歸到正常運作當中。換言之,反叛儀式往往更鞏固了既有的社會結構。
 
我之所以在這個題為「災難、究責與歸因」的小節中,大肆引用二十世紀前半結構功能與結構學派的理論(包括以結構功能學派為基調的衝突理論),去解讀莫拉克風災後台灣社會過度著重向政府救災不力究責的現象,並不是我無視於其後至晚近人類學理論的發展。而是對於這個現象的觀察,讓我感到一種「偏廢」與「保守」的憂慮。因為這種以直接、具象或「具備人形」的標的物作為歸因究責的對象,充滿了廉價的「可理解、能行動」的吸引力。讓災民與整個台灣社會,誤認為透過對於掌權者的羞辱與撤換,就算是完成了對於災難的處理。這次颱風所造成災難的規模之大,包含了其他巨大而深遠的成因,如果我們過度關注於政府救災效率方面的歸因與究責,那麼實際上是呈現出整個台灣社會仍然停留在二十世紀前半的「結構功能」時代。我擔心,這種醉心於類似巫術歸因與究責的全民運動,並不能有效的帶動結構的改變。一次又一次的反叛儀式,只會延續既有的社會結構與其中的權力及利益關係,只會保證未來災難的繼續發生,以及反叛儀式的週期性繼續上演。
 
風災的成因既然至少包括前述三大面向,而過度著重政府救災效率一端,進行巫術式的歸因與類似反叛儀式般的究責行動,恐怕只會阻礙我們真正需要的結構性的改變。因此,人類學者對於莫拉克風災相關議題的省思,有義務必須同時觀照氣候變遷與國土保育兩個更深遠的成因,並且在災後重建的問題上,不能迴避、懼怕整個台灣社會結構性變遷的前景,甚至要更積極的以結構變遷為目標。
 
「封山」vs.「祖居地」與「遷村」的糾葛
 
在這篇短文中,我想談的革命性的結構變遷,倒不是政治或政體的革命,而是對於台灣這塊土地多年來人們習以為常的空間、領域甚至宇宙觀認知架構上,新思惟的可能性與必要性。這次的風災中,南部與東南部有相當高比例的原住民部落所受到的嚴重土石流衝擊,使得山坡地保育與原住民社會文化發展的相關議題,再度被端上台面。而在社會輿論與媒體論述當中,我也相當意外的發現一些陳年的成見與誤解,仍然瀰漫在相當多台灣民眾的認知當中。
 
誤解之一,可以說是「焚耕破壞熱帶雨林」論述的台灣山寨版。幾年前馬來西亞與印尼霾害嚴重,輿論大肆攻擊當地土著族群傳統的山田燒懇生計形態,認為焚耕嚴重破壞熱帶雨林,並且造成空氣污染。但是更嚴謹的環境論述立刻反擊道:跨國公司大規模的商業性砍伐森林,才是元兇。雨林居民生計性的焚耕,搭配輪耕的體系,根本不足以造成雨林的危機。莫拉克風災後,台灣也再度出現了類似的論述:「土石流的主因之一是山坡地的過度開發,原住民是山區的主要居民,也是開發這些山坡地的人,如果讓原住民全部遷出,就可以讓山林休養生息。」這個論述又可以被簡化為「封山」的口號。姑且不論這個口號背後是否有通盤的規劃,是否實際可行,類似的口號與構想本身,已經相當程度引起原住民社會的普遍憤慨與焦慮。實際上,任何對於台灣的山區社會經濟狀況稍有涉獵的人都知道,真正對山坡地的水土保持產生危害的,除了築路之外,乃是基於商業利益、具備相當資本規模的栽培(經濟作物)與經營(觀光產業)形態。這類的產業,或許也有部份原住民籍的經營者參與,但更關鍵的元素是平地的資本與市場。換句話說,這些產業絕對是台灣整體經濟的一環,而不僅僅是原住民的生計。很明顯,為了山坡地保育的目標,我們需要積極強力規範的,是一種經營形態,而不是一群人。如果台灣社會整體,以及政府的施政方針,都認為將原住民聚落遷出山區,就是最明快的解決方案,那也就無非是另一種形態的巫術歸因與究責而已。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在同情、支持原住民的社運人士之中,存在著另一種成見,或者說是這些年來為了運動的目標,所傳誦的一套因循 (cliche) 的論述,就是將原住民呈現為安土重遷、深居簡出、世世代代與祖靈居地為伍的人群。雖然早在七0年代,美國人類學者 Roy Wagner (1975) 在 The Invention of Culture 一書中,就指出:人類社會生活中,無疑擁有「文化面向的」(cultural) 事物,也就是說,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許多有意義或有價值的事物是受文化層面所決定的,這是形容詞格式的「文化的」意義 ;但是作為名詞而可數的「文化」(cultures) 概念,實際上是過去人類學的一項創造。也就是說,以往人類學者在研究的過程中,傾向於將其他人群社會生活中屬於文化面向的事物、要素,客體化成為一個個獨特且分立的文化單位,從而將諸如「排灣文化」、「中原文化」、「西方文化」等等,都想像成界限分明,高度穩定且具有體系性質的單位。雖然人類學界對於文化概念的反思,已經有相當的歷史,但台灣近十多年來,族群運動的菁英們,卻往往為了建立或強化族群認同的目的,在質疑批判人類學者之餘,同樣興高采烈的挪用著這種客體化的文化概念。於是在災後重建千頭萬緒的對話與決策過程中,我們看到一個三方盲點的大對峙:一方面是執政或決策者大體忽視文化層面的考量;另一方面是充滿善意的NGO團體將膚淺且生硬的「文化要素」(例如祭場、地標等)納入安置聚落的規劃中;再者原住民族人本身,則在面對遷村的提議時,升高了「我們可能會喪失文化這個『東西』」的焦慮感。
 
在民族所風災討論會中,我個人以及出席的靜宜大學的林益仁先生,都觸及了「何謂祖居地」的問題。以山田燒墾為傳統生計的原住民族群,千百年來不斷的遷徙。在某些部落的口傳歷史中,遷徙的範圍甚至不限於山區,還包括了不少明確的平地地名。而目前受災的部落位址,往往並不是歷史上可追溯的真正祖居地。實際上,長久以來,居住在現今部落的族人,就經常在平日與儀式的生活中,透過各式各樣的實踐,例如祈禱的方向、尋根的活動,和祖居地或祖源地保持著深厚心靈的連繫。那麼,受災部落族人念茲在茲的「回家」,一定是回到目前被損毀的這個部落位址嗎?可不可以是更早的祖居地呢?
 
林益仁先生還提出了另一個觀察:在為了山坡地保育而提出的遷村或封山意見裡,其實也隱含加深了台灣社會一個二元的成見:平地是安全的,山區是危險的。這是一個敏銳的觀察,但是,順著這個觀察,我們也發現,在原住民族人之間,也存在著一個與此相對應的二元觀念:山地是我們的、家園般寧謐的,平地是他們的、是燠熱且充滿壓力的。弔詭的是:這個長期以來台灣社會習以為常的平地╱山地二元的領域認知,幾乎可以說是清代以來「番界」概念與實體的延續。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原住民可以自由出入平地不在話下,平地居民也在一定的申請手續下,可以進出山區。但是,在全體國人對於我們所生存的這座島嶼的空間認知上,這個二分法已經被視為既定事實。除了認知層次之外,山地管制區以及山地保留地兩個制度,實質上在國有林與其他公私營事業單位的鯨吞蠶食山區土地之餘,仍然相當程度的維護了原住民族群的生計所需。但是,這種生計所賴的所有權與領域感,在山居原住民的心中,長期以來仍然籠罩著一層陰影。這層陰影來自龐大公私資本對於山區資源的覬覦,以及政府法令保障的不夠完備。近年來雖然有原住民基本法的立法,以及傳統領域調查的計劃成果,但是整體來說,原住民族群對於強勢社會經濟環境的不信任,並無法輕易解除。而這次風災以及後續的重建議案,嚴重衝擊的,就是這個長時間構築在脆弱的信任基礎上的二分架構,它既是社會經濟的,也是文化認知的。

發表會補充照片

4472012627_6cc6103bf9_o
豬頭認為類似這種發表會形式,本所應努力推廣。這張照片應該放在研究所的招生簡介上頭。標題就叫做
「飛龍!飛龍!飛上天!」

(只刊一天哪!有急需的同學請趕快按右鍵下載。明天就要打馬賽克了。)

(應廣大網友之邀求,第一場次的照片馬上就補上來,別猴急!慢慢來嘛~~)


cut

3/30駐校文學家【陳列】專題演講

中文系駐校文學家專題演講:
講 題 ∣ 散文養分‧詩的閱\讀
主講人 ∣ 陳列老師
主持人 ∣ 須文蔚老師
日 期 ∣ 2010.03.30
時 間 ∣ 10:00-12:00
地 點 ∣ 文學院A207會議室

cut

4/10起每週六、日加開[後火車站]交通接駁車

(1)為便利師生於例假日返鄉,於4/10起每週六、日加開班次前往花蓮後火車站,請師生踴躍搭乘。
(2)詳細班次與路線時間表如附檔。
總務處 敬啟

screenshot_01
cut

上古神售:艸擬馬與古戈

有趣的文章:諷網絡審查
cut

【Orbit Folks 世界軌跡 四重奏】 與您有約!!

screenshot_01
時間:2010年4月8日(四)19:00 (18:30開放自由入場)
地點:東華大學壽豐校區演藝廳

關於【低音提琴+小提琴+北印度塔布拉鼓+鋼琴】的四重意外驚喜…

Orbit Folks是個具有高度原創性的世界音樂團體,由比利時的低音大提琴手吳馬丁(Martijn Vanbuel)組成,馬丁擔綱作曲與低音大提琴的演奏,團員中則包含來自台灣的小提琴手與民族弓弦樂手的張宜蓁、北印度塔布拉鼓的日本樂手若池敏弘,與來自台灣的鋼琴新秀曾增譯。各樂手們獨特的音樂背景,不僅豐富了Orbit Folks音樂魅力,相互激盪出的音樂融合度更是讓人驚豔不已!

在這場四重奏的演出裡,Orbit Folks將嘗試把世界音樂所包含的獨特民族音調、旋律、節奏、風格等不同於西方概念的元素,與爵士即興演奏作創新且多元的結合,這樣的音樂型態在台灣甚至亞洲都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希望能藉由這場演出,帶領各位進行一趟充滿異國情調的音樂之旅,親炙歐亞大陸四大古文明的風采與豐富的聽覺盛筵。

東華大學藝術中心邀請熱愛音樂的大家一同共襄盛舉!

cut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駐校藝術家李國修系列活動─夏日風電影】3/29~4/1戲劇講座

screenshot_02

你還沒看屏風好戲嗎?想更深入了解屏風表演班經典作品的創作與呈現嗎?「夏日風電影」下週一、三、四將有屏風演藝組關愛、演員邱逸峰、副導演黃致凱到場舉行精彩的戲劇講座,千萬別錯過!

駐校藝術家李國修系列活動「夏日風電影」播映最後一週3/29-4/1晚間於文一講堂播放屏風表演班創團以來不容錯過的四部經典劇作:《女兒紅》、《京戲啟示錄》、《莎姆雷特》、《半里長城》,讓曾經錯過走進劇場觀賞而遺憾輾轉的你,讓曾經身處現場感動不止拍掌不歇回味無窮的你,有一個重新遇見感動,重新遇見屏風的絕佳機會!

夏日風電影場次播放時間表
放映地點:文一講堂
※播映時間依講座場次異動,請留意各場次戲劇播映時間

日期 播放劇目
3/29(一)《女兒紅》(講座場)
講座時間:18:00-18:50
播映時間:19:00-22:00
講師:屏風表演班演藝組-關愛

3/30(二)《半里長城》輝煌版
播映時間:19:00-22:00

3/31(三)《莎姆雷特》狂潮版(講座場)
講座時間:18:00-18:50
播映時間:19:00-22:00
講師:狂潮版演員-邱逸峰

4/1(四) 《京戲啟示錄》典藏版(講座場)
講座時間:18:00-18:50
播映時間:19:00-22:00
講師:典藏版副導演-黃致凱

東華大學藝術中心誠摯敬邀
TEL:03-8632607
FAX:03-8632600
網站:http://www.arts.ndhu.edu.tw

cut

3/27 田野經驗發表會照片

(之前的照片還來拿到,先刊第二場次以後。)
P1130583
感謝閒影星期六還來上班支援!
P1130586
第二場次由「熟女博士生」主持的《就想賴著你》
P1130596
國防部海巡署代表出席!
P1130588
這張照片真不曉得羅老師在拍什麼?(那我在拍什麼?)
P1130612
第三場次由「寵物醫師娘」主持的《命中注定我愛你》
P1130592
美麗大方的發表會主持人(為什麼要我們「食指彈出去」?)
P1130595
阿廣,你的表情真是傳神極了!
P1130598
發表會現場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
P1130605
感謝阿才老師的樂捐!超過500元以上,我們會派羅老師出面致謝!
P1130607
本發表會提供免費茶水無限暢飲!
P1130630
指導教授的(寂寞)背影。
P1130639
感謝民族學研究所以及納稅人!
P1130641
「我也想跟人食指緊扣!」范老師是這麼說的。
P1130633
「請問廁所是往這方向嗎?」阿瓜問。
P1130632
「對!你一直往前走,遇到紅綠燈繼續走。。。」
P1130634
「一直走,再走5公里越過那個山頭就會看到標誌了。」羅老師說。
P1130682
畢業校友屁紅代表致詞!
P1130690
伊林姐姐發表「美芳與我無關」演說。
P1130683
第四場次由「氣質大眼妹」主持的《下一站。幸福》
P1130689
(這個學姊的嗜好有點奇怪,她報告的時候一定要把鞋子脫掉放在桌上。)
P1130695
為什麼豬頭要把頭埋在「茫茫大草原」的銀幕後面?
cut

P1130680
「大頭乖!大頭的頭不大!」小明的媽媽說。
P1130659
P1130658
(來了來了!重點在底下。)
P1130671
(真希望每天都有發表會。。。)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與璜應跪無關...

「返景入深林:理論與實踐研討會」Call for Panels

會議日期:2010925-26

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籌備會

會議地點:世新大學 

台灣學術愈益走向狹隘分科的專業,業績升等評鑑的規訓,論文發表掛帥,西方理論變成普世,直接對照本地現實。在此趨勢下,社會研究是澄清了社會現實,抑或離社會現實愈來愈遠?而這樣的提問,在現今扭曲的學術生態,究竟是否仍有合法性?面對當前理論超載的學術場域,那些從社會現實中精煉的概念、意識與提問,彷彿自成一格,被貶為與理論無關;而偏離了現實、工具化了田野,即便是號稱實證研究基礎的調查統計似乎也未能精確的回應現實。

當社會研究勤於擁抱概念之際,就像是走入了不可逆反的空中樓閣,自外於社會的動態變革。該是回歸的時候了,讓我們承認社會研究的根基在於社會現場,在於現場的行動,在於現在活靈活現的人們的意識、認識、反挫、批判與折衝。正是透過對這些、那些的理解,提昇了研究的認識、深化的理論的厚度。

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即將成立,旨在搭建致力於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朋友們交流與激盪的平台,邀請有共同理想的朋友共襄盛舉。本學會將於201092526日辦理「返景入深林: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希冀召喚社會研究的學術隊伍,正視社會研究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必要性、擴大研究的場域、澄清分析的視野、創造批判知識份子再生產的機會。


研討會子題為:


一、運動組織與社會介入

企圖改造社會的社會運動與組織形式日益多元的網路動員、消費行動、小眾媒體等各式創意經驗,值得精鍊與延伸,探索基地建立的必要性與方法、組織與的連結、思想與行動的拓展與深化…等。面對「已經被決定的社會現狀」,社會運動的目的是要求「改變」,而非配合。因為社會的發展與變動日益多元,新的人際互動關係不斷形成,而當各種多元性越來越被呈現時,如何面對異質性越來越高的人口,且在實際生活經驗的具體脈絡中理解差異,便成為社運所必須處理的課題,也是行動與力量的來源。相對於可量化的、可計算的、可討論的談判模式,那些無法適用的特殊問題,更需要關注與討論。


二、文化行動主義

文化作為行動的場域,指涉著文化政治的生成,當文化承載著意義、價值、象徵、慾望、認同與愛憎之際,掌握文化就等於掌握了人們自我再現的工具。因而,任何形式的再現媒介,以及與組織工作的連結都構成了文化行動主義的研究範疇。更重要的是,這些媒介與歷史及文化現實中現代主體的形成有其特定關連,有待進一步的開發、理解與辨視。


三、論述作為鬥爭的場域

社會實踐的場域不僅止於立即的生活現實鬥爭,挑戰既有世界觀、提出具歷史高度的分析,亦是社會改造不可或缺的面向。論述如何做為社會實踐的場域? 如何與生活現實的鬥爭做有機的連結?皆是本子題所欲探討的課題。


四、批判知識份子的再生產

人的主觀能動性所創造的實踐活動,構成社會認識的基礎,透過批判行動達到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構成理論活潑、有機的成份。如何創建機制、引導意識形態的鬥爭,形塑批判知識份子再生產的空間,是理論與實踐的基本課題。


五、面對國家

全球化的當代,國家似乎滑落為壟斷資本主義的遮羞布!如此嚴苛的評價,無助於理解國家仍然擔負剩餘再分配與掌握意識型態機器的多元角色,國家分析的單一化,將使得進步知識份子面對日常生活與社會建構失去評析的力道。面對國家,正視其左右手,或許是當代社會分析不得迴避的功課。國家為人民的健康、幸福、安全與保護提供明確保證,但所有權力關係都必然以一種特定的方式與國家相連,這並不是因為他們都出自於國家,而是因為無論是來自教育、司法、經濟或家庭制度,他們都越來越集中在國家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說,被精心安排、被理性化、被集中至國家機構,或者,為其所贊助或支持。因此,「面對」意味著一種更細緻的深入分析或追索。


六、其他:相關有批判性之提案。


注意事項

本次研討會徵求組織符合會議主題的panel,不接受單篇論文的投稿。Panel形式不拘,可以是正式論文發表、圓桌論壇、工作坊,或其他任何有助於深化討論的形式。自組Panel請附主題說明及至少三篇論文摘要。論文摘要,需以中文書寫,600字以內,並附作者簡歷(包括學經歷、現職、著作簡目、通訊處、電話、傳真、電子信箱)。論文摘要及Panel提案均經籌備委員會審查。

Panel提案截稿日期:2010531

審查結果公告日期:2010620

論文全文截稿日期:20100830

本次研討會發表論文無稿酬,格式請依學術論文格式撰寫,研討會發表後,擇優經學術審查將刊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出版專書。Panel提案請以E-mail寄到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籌備處。(主旨請註明「摘要投稿」)。若有任何詢問,請逕洽: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籌備處。E-mailtaishe.assembly@gmail.com

電話:02-2236-8225分機63148

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籌備會 

 敬邀


鴻今順學姊可能有興趣...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演講公告

題目國族時間感在北印度

一個西藏流亡社區裡的實踐

Practices of National Sense of Time in a Community of Tibetan Exiles in North India

講者陳侍宗Susan T. Chen

講者背景

艾莫瑞(Emory University)人文研究所博士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時間99331(三) 14:00~16:00

地點: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C304

cut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就在明天!

cut
各位同學,明天我們即將舉辦合作培訓計畫田野經驗發表會,感謝所有人的幫忙——發表者、主持人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員。明天就看各位表演了。我們備有衛生紙專門為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作準備!

大家今晚好好睡,別吃壞肚子。發表的同學記得時間的掌握。我們已經訓練一批專業的鈴鐺員,超過時間絕不手軟。